包頭槽鋼行業要想有未來,就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在新技術、新產品開發上取得突破;另一個必須努力的方向是提升效率,以沙鋼集團為例,沈文榮說,目前人均產鋼量近1000噸,勞動生產率水平位于國內第一方陣,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。問題,很多人都看清楚了,但解決和改變起來卻是難乎其難:一方面,為數眾多的國有包頭槽鋼企業人員負擔沉重,改革不到位,企業辦社會和歷史遺留問題依然突出;另一方面,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尚未形成,比如環境執法標準尺度不一,落后企業無法淘汰出局。更令企業“喘不過氣來”的是“融資難、融資貴”背景下沉重的財務負擔。盡管去年國務院為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采取許多措施,但資金緊張、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緩解,2015年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銀行借款同比增長0.28%,但財務費用同比增長20.58%。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貸款利率上升。特別是有些銀行采取‘一刀切’做法,不斷抽貸、壓貸,使企業資金十分緊張,一些企業甚至面臨經營風險。”朱繼民不無擔憂地說。
本文為:http://www.224190.tw轉載請保留謝謝 |